登黄鹤楼在武昌汉阳门内城上作楼近江

缘城屈曲上层楼,楼外长江日夜流。
黄鹤有情终在楚,赤松无路可封留。
诗从崔颢风骚少,笛傍桓伊曲调幽。
日暮东风飞鸟散,白云红叶两悠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如下: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焉知后世人,
犹采此中木。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登上岳阳楼时的所见所感。他曾经听说过洞庭湖的大名,但今天终于有机会登临这座著名的楼阁。然而,当他站在高楼上俯瞰那广阔无垠的江面和浩瀚的长江水时,不禁感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

崔颢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他虽然在晚年孤独地漂泊于孤舟之上,但仍然渴望能够像古人一样去探索那些遥远的地方,并从中获取一些有意义的东西。然而,即使这样的人也难以逃脱时间的脚步,最终只能感叹:“焉知后世人,犹采此中木。”这句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