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王太子墓

起辇苔深天地荒,黄沙白草正茫茫。
诸陵亦在黄沙里,未必朱耶是瘴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荆王太子墓》是明代诗人冯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哀思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荆王太子墓》的创作者为明朝万州人冯宣。
  • 冯宣是一位举人出身,在明成祖永乐元年(一四〇三)考取举人。他后来担任了唐藩纪善这一官职。冯宣的作品以诗歌为主,其风格深受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
  1. 作品原文
  • 万里南迁国亦亡,碧山埋恨海天长。
  • 何殊青冢居胡朔,无异怀王落瘴乡。
  • 仙鹤泪残辽月暗,杜鹃啼破蜀城荒。
  • 当年太子坟前路,多少行人为感伤。
  1. 内容解读
  • 碧山埋恨与怀王落瘴乡:这两句通过对比古代边疆英雄的遭遇与现代文人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前辈英雄的敬仰。
  • 仙鹤泪残与杜鹃啼破:通过仙鹤和杜鹃的形象,诗人传达了一种凄美与悲凉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 当年太子坟前路,多少行人为感伤:这句诗直接点明了主题——对历史的怀念与哀悼,以及人们对过往英雄的深深缅怀。

《荆王太子墓》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对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及其故事的深情回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明朝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还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文学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