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鹊已飞江口暮,灵潮又长海门东。
暌违至教青莲上,持诵清言白雪中。
离火不温三宝地,艮山常静六时风。
良宵何处非明月,独恨梅花不与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乌鹊已飞江口暮,灵潮又长海门东。
暌违至教青莲上,持诵清言白雪中。
离火不温三宝地,艮山常静六时风。
良宵何处非明月,独恨梅花不与同。
。
《拟呈雷峰天和尚》是清代诗人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诗为:“月明风定水生香,僧在孤灯下断肠。”全诗如下:
月明风定水生香,
僧在孤灯下断肠。
欲向人间求解脱,
如何更得此心安。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月亮明亮、微风吹拂水面泛起淡淡的香气。在这个寂静无声的世界里,一位和尚独自坐在昏暗的灯光前,心中充满了忧伤和愁绪。他试图寻求心灵上的解脱,但似乎无法找到真正的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他对人生困境的理解。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情感,并且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之路是极其艰难的。
这首作品体现了郑燮诗歌中常有的禅意元素,他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