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岑梵则

廿载须眉似一朝,精神炯炯行昭昭。
多轻喜怒天怀直,少见忧愁乐事饶。
绝妙诗篇传后辈,太平人世历先朝。
长生参得无生理,奉佛堂西种药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岑梵则》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王邦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歌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王邦畿,广东番禺人,字隼父,明末副贡生。他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流传后世。王邦畿的生平和创作生涯反映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
  2. 诗歌原文:《赠岑梵则》全诗如下:
    > 廿载须眉似一朝,精神炯炯行昭昭。多轻喜怒天怀直,少见忧愁乐事饶。绝妙诗篇传后辈,太平人世历先朝。长生参得无生理,奉佛堂西种药苗。
  3. 作品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人面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境遇时的内心世界。
  4. 创作背景:王邦畿生活在明末清初这样一个历史转型期,他的许多诗歌都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也与此相关,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
  5. 艺术特色:王邦畿在创作上注重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其七言律诗形式严谨,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体现了明代诗歌的典雅风范。

《赠岑梵则》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也为研究明末清初的社会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