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天津

山光翠叠老龙鳞,故国遗墟草自新。
世事尽随伊阙水,行人独踏汉宫尘。
北邙高冢元无主,金谷残花不系春。
却恐杜鹃今再至,天津桥上客伤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步天津》是明代王云凤的诗词作品,其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与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及内心的孤寂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的背景、内容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1. 创作背景:《晚步天津》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发展活跃。作者王云凤作为一位文学家,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写,展现了他对时代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2. 诗词原文:《晚步天津》,王云凤。山光翠叠老龙鳞,故国遗墟草自新。世事尽随伊阙水,行人独踏汉宫尘。北邙高冢元无主,金谷残花不系春。却恐杜鹃今再至,天津桥上客伤神。

  3. 诗词赏析:诗中“山光翠叠老龙鳞”描绘了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用“老龙鳞”形容山石层层叠叠,如同龙鳞一般,形象生动。“故国遗墟草自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旧国家已不再存在,但野草依然生长,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自然的更迭。

《晚步天津》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明代社会文化风貌的缩影。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王云凤的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自然、历史和生活的独特理解。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