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翠叠老龙鳞,故国遗墟草自新。
世事尽随伊阙水,行人独踏汉宫尘。
北邙高冢元无主,金谷残花不系春。
却恐杜鹃今再至,天津桥上客伤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晚步天津》。全诗如下:
山光翠叠老龙鳞,故国遗墟草自新。
世事尽随伊阙水,行人独踏汉宫尘。
北邙高冢元无主,金谷残花不系春。
却恐杜鹃今再至,天津桥上客伤神。
译文:
山色苍翠,如叠嶂的老龙鳞般,昔日的故都遗址,草木茂盛,仿佛一切都在更新。世间万物都随着伊河的水流向下游,而我却只能独自踏上汉代宫殿的尘土。北边的邙山高耸入云,但那里已无人居住,只有一片荒芜。金谷园里的残花不再与春天相连,它们已经凋零。现在恐怕只有杜鹃鸟知道,这里已经没有人了。我在天津桥上徘徊,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失落。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逝去的故土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联“山光翠叠老龙鳞,故国遗墟草自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山峦叠嶂,如同老龙的鳞片一般,而故国的遗址则被绿草覆盖,仿佛一切又都焕发了生机。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山峦比作龙鳞,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山的雄伟壮丽;同时,也暗示了故国的衰败和荒凉。
颔联“世事尽随伊阙水,行人独踏汉宫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世间的一切仿佛都随着河流向东流去,而我也只能独自踏上曾经繁华之地的尘土,感受着历史的沧桑变迁。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颈联“北邙高冢元无主,金谷残花不系春。”则是对故国遗墟的一种讽刺。北边的邙山虽然高耸入云,但那里却无人居住,一片荒芜,象征着故国的衰败和遗忘;而金谷园里的残花已经不再与春天相连,它们已经凋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无法永存。这里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故国的哀思和惋惜。
尾联“却恐杜鹃今再至,天津桥上客伤神。”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担忧。现在恐怕只有杜鹃鸟知道,这里已经没有人了。我站在天津桥上徘徊,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失落。这里的“客”字既指诗人自己,也暗指那些曾经陪伴他走过风雨的人。诗人用“客伤神”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伤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