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断藤峡

绕看干羽格苗夷,忽见风雷起战旗。
六月徂征非得已,一方流毒已多时。
迁宾玉石分须早,聊庆云霓怨莫迟。
嗟尔有司惩既往,好将恩信抚遗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破断藤峡”是明代文学家王守仁的一首古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军事行动的场景,表达了平定叛乱、恢复秩序的决心与感慨。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破断藤峡》是明朝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王守仁的作品。王守仁在明代政治、军事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著作广泛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与实践。
  2. 诗歌原文:《破断藤峡》作为一首古诗词,其原文如下:“绕看干羽格苗夷”。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军队行进途中的紧张氛围和对敌人的坚决态度。
  3. 创作背景:王守仁在嘉靖七年(1528),担任两广总督兼广西巡抚期间,平定了大藤峡及八寨之乱,因此写下了《破断藤峡》这首诗。
  4. 艺术价值:该诗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历史内涵,不仅展现了王守仁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正义与和平的渴望。
  5. 鉴赏建议:阅读《破断藤峡》不仅可以了解明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还能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建议读者在欣赏时注重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意义和哲学思考。

《破断藤峡》不仅是一首反映明代特定历史事件的军事诗作,更是王守仁个人政治抱负和哲学思想的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明代的社会背景以及当时的文化特点,同时也能领略到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