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玉芝庵

尘途骏马劳千里,月树鹪鹩足一枝。
身既了时心亦了,不须多羡碧霞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玉芝庵》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王守仁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哲学思想,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王守仁,原名云,字伯安,后来更名为阳明,因其在学术上的成就被尊称为“阳明先生”。他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其学说被称为“阳明心学”,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原文及解释:诗中的第一句“尘途骏马劳千里”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感慨,暗示着人在外奔波劳碌,如同一匹驰聘于尘土之中的骏马,历经千辛万苦。第二句“月树鹪鹩足一枝”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景象,即使是鹪鹩这样的小鸟,也能在月光下找到栖息之地,显示出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最后两句,“身既了时心亦了,不须多羡碧霞池”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意思是说,一旦身心达到一种境界,就无需羡慕那些外在的美好,比如碧霞池这样的地方。这反映了王守仁倡导的内在修养和对物质追求的一种超越。

  3. 文学价值: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寄题玉芝庵》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王守仁哲学思想的载体。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王守仁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尘途骏马”、“月树鹪鹩”,都富有深刻的寓意,使得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真谛。

《寄题玉芝庵》不仅是王守仁个人哲学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诗词艺术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守仁的思想,还能领略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感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