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树阴森映短墙,萧然绝俗似僧房。
出城相去路三里,闭户独眠书半床。
风暖林花飘几席,雨晴沙鸟入池塘。
惭余扰扰红尘客,到此犹能百虑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竹树阴森映短墙,萧然绝俗似僧房。
出城相去路三里,闭户独眠书半床。
风暖林花飘几席,雨晴沙鸟入池塘。
惭余扰扰红尘客,到此犹能百虑忘。
《静趣轩为顾德润题》是明代王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不仅展现了王绂的才华和个性,还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与心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绂,字孟端,号友石生,明常州府无锡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从隐居到入仕的转变,最终以画山水竹石闻名于世。王绂性格高洁绝俗,不与权贵交往,常闭门谢客。
诗歌原文:
竹树阴森映短墙,
萧然绝俗似僧房。
出城相去路三里,
闭户独眠书半床。
风暖林花飘几席,
雨晴沙鸟入池塘。
惭余扰扰红尘客,
到此犹能百虑忘。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与超脱尘世纷扰的愿望。诗中“惭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艺术风格与技巧:
《静趣轩为顾德润题》不仅是王绂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