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树阴森映短墙,萧然绝俗似僧房。
出城相去路三里,闭户独眠书半床。
风暖林花飘几席,雨晴沙鸟入池塘。
惭余扰扰红尘客,到此犹能百虑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诗歌内容,概括出诗句所描写的景象、表达的情感,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竹树阴森映短墙”:竹子树木幽静地映照着矮墙。 点明了环境的清幽。“竹树阴森”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寂静;“映”字写出了竹子树木的茂密。

2.“萧然绝俗似僧房”:显得高远而洁净,仿佛是和尚的房间。“萧然”写出了环境的宁静、清净。“绝俗似僧房”,写出了环境的清高脱俗,与尘世隔绝。

3.“出城相去路三里,闭户独眠书半床”:出了城离它有三里路,关着门独自睡觉在床上。“相去”写出了距离之远,写出了诗人与诗中所写景致之间的距离感。“出城”写出了诗人远离城市的喧嚣。“独眠”写出了诗人独自一人。“书半床”写出了诗人沉浸在书籍中的愉悦心情。

4.“风暖林花飘几席,雨晴沙鸟入池塘”:春风温暖,树林里的花瓣飘飘洒在几案上,雨过天晴,沙洲上的小鸟飞进了池塘。“风暖”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林花”是指树上的花朵,“飘几席”写出了花瓣纷纷落下的样子,“雨晴”写出了天气晴朗,“沙鸟”指的是水边的沙滩上的鸟儿,“入池塘”写出了小鸟落入水中的情景。

5.“惭余扰扰红尘客,到此犹能百虑忘”:惭愧我像世俗人一样在忙碌中奔波,来到这清幽的地方,还能做到心无杂念。“惭余扰扰红尘客”写出了诗人惭愧自己身处红尘之中的忙碌。“红尘”一词出自《庄子·逍遥游》。庄子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意思是说,有人偷一根钓竿,就杀掉他;有人偷一个诸侯国的政权,就封他做诸侯。后来用“红尘”来形容人间的纷纭世事。

“惭余扰扰红尘客,到此犹能百虑忘”:惭愧我像世俗人一样在忙碌中奔波,来到这清幽的地方,还能做到心无杂念。

【答案】

译文:竹子树木幽静地映照着矮墙,显得高远而洁净,仿佛是和尚的房间。离它有三里路,关着门独自躺在床上看书,风暖了,树林里的花瓣飘落在书桌上。雨过天晴,沙洲上的小鸟飞进了池塘。惭愧我像世俗人一样在忙碌中奔波,来到这清幽的地方,还能做到心无杂念。

赏析:

这首诗是顾德润为静趣轩所写的题词。首联两句描绘了静趣轩的环境。静趣轩位于苏州虎丘山云岩寺内,周围有古木参天,亭阁错落,曲径通幽。轩外竹林茂密,掩映着轩窗。轩前小溪潺潺,两岸柳丝婆娑。整个环境幽深雅静,别具一格。

颔联两句写静趣轩的景色。轩内竹影摇曳,窗外绿树葱郁。诗人身处于这样幽美的景致之中,不禁产生出对尘世的厌倦之感。

颈联两句写静趣轩的生活情趣。这里远离都市喧嚣,生活节奏悠闲自在。白天可以读书写字,晚上可以听雨赏月。在这里读书写字是一种享受。夜晚可以聆听窗外的虫鸣,也可以欣赏到月光如银。在这里欣赏月亮也是一种享受。

尾联两句写静趣轩的意境之美。这里的美在于超然物外。远离繁华喧嚣,远离世俗纷争,可以任凭自己的思绪自由驰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