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长堤起暮烟,烟深茅屋数家连。
灯前人卖当垆酒,月下牛牵上水船。
官柳萧条霜落后,乡山迢递雁归先。
明朝应候銮舆近,五色龙光动九天。

【注释】:

①长芦(lú):古地名,即今天津市。道中:途中。明时,皇帝的仪仗队伍称为驾。德州:今属山东省。②漠漠:形容水雾弥漫的样子。起暮烟:指傍晚时分,远处传来炊烟。③人卖当垆(lú)酒:当垆,古时酒馆中女招待,这里指卖酒的女子。④月下牛牵上水船:月夜,牛被牵到水上船上。⑤官柳:指官府种植的柳树。萧条:凄凉冷落。霜落后:霜降后。⑥乡山:故乡的山川。迢递(tiáo dì):遥远曲折。雁归先:雁群在秋天先飞回。⑦应候:侍候。銮(luán)舆:帝王车驾。近:靠近。五色龙光:指龙形彩饰的仪仗。动九天:形容仪仗威武显赫,震撼九霄。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了诗人在途中遥望德州,并想象着皇帝仪仗队将至的情景。

诗的前两句写景。首句“漠漠长堤起暮烟”,描绘出一幅长堤上的黄昏景象,朦胧的水汽笼罩着长堤,使整个画面笼罩在一片迷蒙之中,给人一种空灵、神秘之感。次句“烟深茅屋数家连”,则把视线引向了茅屋深处,只见几间茅舍掩映在浓重的水汽之中。这两句诗虽然只是对眼前景色进行简单的勾勒,却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置身于那长堤、茅屋之间。

第三四句写诗人的遐想。“灯前人卖当垆酒”一句,诗人想象着卖酒女子在灯光下为过往行人斟酒,那情景是多么热闹而有趣;“月下牛牵上水船”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河面上牛儿拉船的宁静场景。然而,这种美好的景色并不能带给诗人一丝喜悦,反而勾起了他深深的愁思。“官柳萧条霜落后,乡山迢递雁归先”两句,分别从官场和故乡两个方面,抒发了诗人的忧虑与思念。官场的冷清、人事的变迁以及故乡的遥远,都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明朝应候銮舆近,五色龙光动九天”一句,诗人希望皇帝的车驾很快就能到来,届时他将有幸亲眼见到了皇帝的仪仗队。而“五色龙光动九天”更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旨在强调皇帝车驾的盛大与威严,从而寄托了诗人对国泰民安的期盼。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长堤晚照图,并通过对细节的精心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