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字登科病已缠,忽闻长逝益增怜。
恩荣才制新袍笏,志业空遗旧简编。
丹旐西风秋色里,白杨孤冢暮云边。
为言堂上休悲戚,恐逐修文在九泉。
诗句解释
1 姓字登科病已缠:这句话意味着某人的姓名和科举考试成绩已经公布。但这个人已经生病,病情缠身。这里“姓字”即指名字,而“科举”是指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忽闻长逝益增怜:突然听说某人去世的消息,让人更加感到悲伤和怜悯。这里的“长逝”指的是长时间离世,“益增怜”则表示因为得知消息而感到更加难过。
恩荣才制新袍笏:在某人去世后,人们给他制作了新的袍子和笏板(官帽上的装饰品),以此表达对他的敬意和哀悼。
志业空遗旧简编:此人一生的志向和事业都随着他的去世而消失了,只留下了一些旧的书籍和手稿。这里的“志业”指的是他生前的抱负和追求,而“旧简编”则可能指的是一些旧书或手稿。
丹旐西风秋色里:用鲜艳的红色旗子(即“丹旐”)迎接这位逝者,西风吹拂着秋天的景色。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庄重而悲凉的气氛。
白杨孤冢暮云边:在夕阳西下时,可以看到一座孤零零的坟墓,周围的树木被晚霞染成了白色。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景象。
为言堂上休悲戚:有人告诉在堂上的人们不要过于悲伤,因为逝者已经离去。这里的“堂上”指的是某个场合或地点,可能是一个祭祀或追悼会的地方。
恐逐修文在九泉:担心那些致力于文学事业的人也会在地下继续他们的工作。这里的“修文”指文人或学者,“九泉”则是对死后世界的代称,意指地府或阴间。
译文
姓字登科病已缠,忽闻长逝益增怜。
恩荣才制新袍笏,志业空遗旧简编。
丹旐西风秋色里,白杨孤冢暮云边。
为言堂上休悲戚,恐逐修文在九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逝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亡者的哀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以“登科”点明其学识与才华,但紧接着的“病已缠”又透露出其生命的脆弱。第二句通过“长逝”一词,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第三句中的“恩荣才制新袍笏”,展现了逝者生前受到的尊重和荣耀,以及其一生的追求与成就。然而,第四句却揭示了其生命的终结,使得整个前半部分的辉煌与后半部分的悲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五句进一步描绘了对逝者的送别场景,用鲜艳的红色旗子迎接,象征着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第六句则通过“白杨孤冢暮云边”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则是从旁观的角度,劝诫在场的人不要过度悲伤,以免影响自己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文学事业的敬重,认为那些致力于此的人也将在地下继续他们的作品。整首诗既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又蕴含着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