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蓬庵

染翰年年直禁闱,此身生计未应微。
惯听风雨蓬为屋,小凿池塘竹映扉。
在客亦知聊暂泊,出门那忍遽相违。
山灵不用移文诮,滋味依然一布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蓬庵》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王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王绂,字孟端,号友石生,明常州府无锡人。他自少立志高远,北游雁门。永乐年间被推荐入翰林院,后为中书舍人。他善书法,自谓书法应如古人,庶几能名留后世。此外,王绂尤工画山水竹石,其作品在当时被誉为一时之绝。
  2. 诗歌原文
  • 染翰年年直禁闱,此身生计未应微。
  • 惯听风雨蓬为屋,小凿池塘竹映扉。
  • 在客亦知聊暂泊,出门那忍遽相违。
  • 山灵不用移文诮,滋味依然一布衣。
  1. 诗歌鉴赏:《别蓬庵》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王绂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的“染翰年年直禁闱”,表达了他长期在宫中为官,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状态。而“此身生计未应微”则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无奈,似乎在暗示他虽有官职但仍无法摆脱贫困的生活状态。
  2. 创作背景:王绂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他在诗中提到“小凿池塘竹映扉”,这反映了他追求简单自然生活的愿望,以及他在官场中的孤独感。
  3. 艺术特色:《别蓬庵》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王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他的诗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表达。
  4. 文化影响:王绂的《别蓬庵》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首诗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成为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王绂的《别蓬庵》不仅是一首描写日常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个人志趣和时代精神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明代的社会生活和文人心态,还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