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灵瑞寺

鹤石孤峰转,龙宫古道斜。
如何在人境,别自有仙家。
流水仙梯近,归云觉路赊。
胜游须永日,何必在生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游灵瑞寺》是明代诗人王恭所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明代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作品的多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王恭:明代诗人王恭,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他的作品多涉及山水、自然与隐逸的生活情趣。王恭的生平颇为传奇,他曾游历江海之间,中年时期归隐七岩山,生活简朴,直至年过六十才与修《永乐大典》,并在六十余岁时得以参与宫廷修书的工作。这样的经历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1. 诗作原文
  • 《夏日游灵瑞寺》:兰若当生处,经过忆旧林。树回青嶂合,门掩白云深。野乌啼禅榻,清池净客心。鹤石孤峰转,龙宫古道斜。如何在人境,别自有仙家。流水仙梯近,归云觉路赊。
  1. 主题思想
  • 追求自然的美:在王恭的作品中,对自然的描绘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他的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象的观察来表达对人生和宇宙的理解。在《夏日游灵瑞寺》中,“流水仙梯近,归云觉路赊”等句子,展现了他对山水间的宁静与超然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的手法:《夏日游灵瑞寺》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王恭善于利用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融合,使诗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文学价值
  • 对后世的影响:王恭的诗作在明代乃至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夏日游灵瑞寺》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王恭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王恭生活在明朝初年,这是一个文化繁荣、士人活跃的时代。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夏日游灵瑞寺》不仅是王恭个人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明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