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送行者

残柳绿依依,离樽对夕晖。
断鸿随去棹,落叶映行衣。
楚国烟中尽,淮山鸟外微。
宦游终在客,岁晚早言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江送行者》是明代诗人王恭创作的一首诗

王恭,这位自号皆山樵者的人,在诗坛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秋江送行者》作为他的作品之一,其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都值得细细品味。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对宦游生涯的无奈与感慨。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体会到王恭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归途的渴望,以及他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岁月流转的敏感。

诗中“残柳绿依依,离樽对夕晖”这两句,通过对夕阳下柳树的描写和离席饮酒的场景设置,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情感上的。夕阳西下,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断鸿随去棹,落叶映行衣。”这句诗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离别的场景。大雁南飞,象征着人们对于故乡的向往和思念。而落叶随风飘扬,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这些自然元素被巧妙地引入到诗歌中,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色彩更加丰富和立体。

“楚国烟中尽,淮山鸟外微。”这两句诗进一步扩展了场景,从个人的情感扩展到了广阔的空间。这里的“楚国”和“淮山”分别代表了诗人心中的两个地方,一个是他曾经游历过的楚地,另一个是他心中的家乡。这种地理上的转换,加深了诗歌的时空背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宦游终在客,岁晚早言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宦游在外,终究是一位过客,而岁月不等人,到了年底,诗人更想回到自己的家中,享受家人的温暖和团聚的乐趣。

《秋江送行者》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读者,更因其背后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哲学思考而具有不朽的价值。这首诗不仅是王恭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