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节下青冥,边人望使星。
绣衣辞凤阙,骢马入龙亭。
雪净胡天绿,春回塞草青。
须令月支长,函表到王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汉节下青冥,边人望使星。
绣衣辞凤阙,骢马入龙亭。
雪净胡天绿,春回塞草青。
须令月支长,函表到王庭。
《送人使边》是明朝诗人王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王恭(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长乐(今属福建)人,长年隐居七岩山。永乐四年(1406年),以儒士的身份被荐为翰林待诏,参与编修工作。他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创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
《送人使边》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色,更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期望。诗中的“汉节下青冥”形象地展现了边疆辽阔的天地;“边人望使星”则反映了边民对于使者的殷切期盼。此外,“雪净胡天绿,春回塞草青”等句子描绘了四季分明的边塞风光,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和心灵的触动。最后两句“须令月支长,函表到王庭”,更是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繁荣的祝愿。全诗既展现了边塞风情,又流露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志向。
《送人使边》作为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感受到古人对国家的深情厚意以及他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