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摩诘山居即事韵

寥寥人境外,闲坐爱晴晖。
谷转猿声迥,林幽鸟影稀。
雨深苔藓壁,潭映薜萝衣。
日夕忘机处,孤云去复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王摩诘山居即事韵》是唐代诗人王恭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和王摩诘山居即事韵》的原文如下:
寥寥人境外,闲坐爱晴晖。  
谷转猿声迥,林幽鸟影稀。  
雨深苔藓壁,潭映薜萝衣。  
日夕忘机处,孤云去复归。  
  1. 诗人介绍:王恭,字安中,长乐(今属福建)人。他自号皆山樵者,是一位长年隐居七岩山的诗人。永乐四年,王恭以儒士身份被推荐为翰林待诏,参与了《永乐大典》的编修工作,但后来因故辞去职位,归隐山林。
  2. 诗作内容解析:王恭在《和王摩诘山居即事韵》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生活图景。首句“寥寥人境外”表达了诗人身处僻静之处,远离尘嚣的意境。接下来“闲坐爱晴晖”则展示了诗人在山间静坐欣赏晴日阳光的情景。“谷转猿声迥”和“林幽鸟影稀”,则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幽静深远的自然氛围。“雨深苔藓壁”与“潭映薜萝衣”,则展现了山居环境中的湿润与清新。最后两句“日夕忘机处,孤云去复归”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禅意生活态度。
  3. 作品影响:王恭的《和王摩诘山居即事韵》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唐代文人隐逸生活的珍贵资料。诗中的自然景观与禅宗思想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美学追求和生活态度。

王恭的《和王摩诘山居即事韵》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山水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