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曾伯刚赵景哲

鸿雁南飞不寄声,暮云春树远含情。
白湖高馆何年别,青浦孤帆几日行。
香界竹深僧共隐,市楼花满酒同倾。
谁怜白发沧江上,闲倚东风听晚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曾伯刚赵景哲》是明代诗人王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王恭是明代的一位著名文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创作经验被后人传颂。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儒士到翰林待诏、再到敕修《永乐大典》的重要转变。这些经历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与努力,还反映了明代文化发展的一个侧面。
  2. 诗歌原文:鸿雁南飞不寄声,暮云春树远含情。白湖高馆何年别,青浦孤帆几日行。香界竹深僧共隐,市楼花满酒同倾。谁怜白发沧江上,閒倚东风听晚莺。
  3. 诗歌解析:首两句“鸿雁南飞不寄声,暮云春树远含情。”描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鸿雁南飞象征着远方的亲人或友人,而暮云和春树则勾勒出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与哀愁。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是通过这些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4. 后两句内容分析:“香界竹深僧共隐,市楼花满酒同倾。”这两句转向了另一个场景,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幽静的香界里隐居生活,以及在繁华市楼上享受美酒的乐趣。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5. 主题探讨:《寄曾伯刚赵景哲》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次心灵的抒发。诗人通过对鸿雁南飞、暮云春树等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同时,诗中的“香界”、“花满”等意象,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超脱。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不仅可以体会到王恭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可以感受到其对友情、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