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憔悴得君怜,君上青云益惘然。
客里思乡何日到,天涯见月几回圆。
未期岁晚同携手,预恐新正对别筵。
贫贱独惭无可赠,临岐空忆绕朝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三年憔悴得君怜,君上青云益惘然。
客里思乡何日到,天涯见月几回圆。
未期岁晚同携手,预恐新正对别筵。
贫贱独惭无可赠,临岐空忆绕朝鞭。
《寄沧洲狂客》是王恭创作的一首充满深情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简介:王恭,字安中,号皆山樵者,福建长乐人。他是一位“闽中十子”之一,与林鸿诗风相近,著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等作品。他的诗歌风格冲淡,具有陶渊明和柳宗元的风格。
诗歌原文:三年憔悴得君怜,君上青云益惘然。客里思乡何日到,天涯见月几回圆。未期岁晚同携手,预恐新正对别筵。贫贱独惭无可赠,临岐空忆绕朝鞭。
主题分析: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感慨。诗中的“三年憔悴”和“君上青云”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以及诗人因政治变动而遭遇的不幸。“客里思乡”和“天涯见月”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家乡的渴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团聚的期盼和对现实的无力感,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人生的悲凉。
《寄沧洲狂客》作为王恭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反映了其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