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兰

寂寞深林野水滨,可怜开落不逢人。
知音更有谁堪赠,持与湘南放逐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摘兰》是明代诗人王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背景。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王恭,字安中,明福建长乐人,自号皆山樵者。他年少游历江海间,中年后归隐于七岩山,隐居生活长达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后授翰林院典籍。其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2. 诗歌内容:《摘兰》诗中的寂寞深林野水滨,可怜开落不逢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和不被理解的深刻感受。知音更有谁堪赠,持与湘南放逐臣,则透露出他对知己的渴望,以及在政治动荡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愿望。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更是诗人心灵状态的真实写照。

  3. 文化影响:王恭的作品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尤其是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王恭的《摘兰》,可以窥见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视角和资料。

《摘兰》作为王恭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更在文化和思想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王恭本人及其时代背景,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自然、生命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