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师避静处

窍石石阑里,缒锁索险极。
凿崖种铜橛,载板以西适。
置屋何所凭,凭向突壁石。
虽曰恃锁过,朽板未我惜。
上视不敢伸,下视不敢息。
满山皆静处,何故作此癖。
师去今几年,犹余损神迹。
我却固不往,闻言也心惕。
托彼毛文锋,定作半面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师避静处》是明代诗人王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对一个特定地点的迷恋,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 窍石石阑里,缒锁索险极。凿崖种铜橛,载板以西适。
  • 置屋何所凭,凭向突壁石。虽曰恃锁过,朽板未我惜。
  • 上视不敢伸,下视不敢息。满山皆静处,何故作此癖。
  1. 创作背景
  • 该诗作于明代,具体年份不详。王履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和隐士,他的作品中透露出浓厚的隐逸气息。
  1. 主题分析
  •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窍石石阑里”暗示了一处幽静的自然环境,“缒锁索险极”则描绘了攀爬过程中的危险与惊险。
  • “凿崖种铜橛”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载板以西适”则可能是指搭建临时住所或进行其他活动。
  • “满山皆静处,何故作此癖”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僻静之地的喜爱,以及他对此的执着追求。
  1. 艺术特色
  • 此诗运用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自然奇观的神秘世界,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崎岖山路和悬崖峭壁的壮丽景色。
  • 诗中的对比手法(如“朽板未我惜”与“上视不敢伸”)加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情感张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张力。
  1. 鉴赏与评价
  • 通过对《贺师避静处》的深入解读,可以发现王履不仅在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隐逸生活的选择和态度。
  •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邃的内涵,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内心情感和生活哲学的作品。

《贺师避静处》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为后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