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应港

江水奔投海,湍沙障作堤。
萦纡盘数里,迢递接双溪。
港窄波还漫,潮平岸始低。
鲛人频揭水,蕃舶每胶泥。
宋将威何赫,王师力并齐。
辇沙劳畚锸,堰水跃鲸鲵。
既辟俄云合,将通又复迷。
海神驱万族,飓母驾群犀。
别港开如堑,征帆径若溪。
庙坛初建设,祭物盛提携。
不独便舟旅,更兼喜旄倪。
当时神显应,此日客分题。
烂漫离杯劝,娇腾驻马嘶。
不堪情缱绻,回首暮云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神应港》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个地名,位于今海南省海口市。《神应港》的由来和历史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介绍。

根据正德《琼台志》的记载,“神应港,旧名白沙津,在县北十里宜洲都,聚舶之地。初,港不通大舟,多风涛之虞。”。宋熙宁中,琼帅王光祖曾开,未就。元至元十五年 (1278年),宋琼州安抚赵与珞等率兵拒元兵于白沙口,即此。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神应港》这个地名的历史渊源和其作为商贸港口的重要性。

《神应港》不仅作为一个地理标志存在,还与历史事件紧密相连。元至元十五年 (1278年),宋琼州安抚赵与珞等率兵拒元兵于白沙口,即在此地发生了激战。这表明《神应港》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此外,据《舆地纪胜》卷124琼州所载,“神应港,一名白沙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些记载不仅揭示了《神应港》的历史地位,也表明它在中国海洋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神应港》作为一个地名,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神应港》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海南岛的历史文化,以及中国海洋史的发展脉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