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桥山路,风凄薄暮天。
珠襦函夜月,石马锁寒烟。
尊谥高千古,陵祠享万年。
遗民念恩泽,犹想奏薰弦。
仁宗昭皇帝挽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仁宗昭皇帝挽词》是由明代诗人王英创作,一首五言律诗。它表达了对已故皇帝的哀悼和纪念之情。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王英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王英的作品多以抒发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而《仁宗昭皇帝挽词》则是其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现了他的文学才能。
诗歌原文 :《仁宗昭皇帝挽词》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是精心雕琢的语言艺术。首句“岁晏桥山路”,描绘了岁月流逝中的孤独与寂寥;次句“风凄薄暮天”,则传达了风中凄凉的氛围和日落时分的宁静;三句“珠襦函夜月”,用珠襦比喻月亮,表达了对皇权的尊崇以及对夜晚月光的赞美;末句“石马锁寒烟”,则通过石马和寒烟的形象,传达出了对逝去皇帝的深深怀念。
诗歌鉴赏:这首诗不仅是对已故皇帝的悼念,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传承。通过对王英的《仁宗昭皇帝挽词》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尊重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仁宗昭皇帝挽词》不仅因其精湛的文学技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受到后世的推崇。作为了解和研究明代以及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文献,它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