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无诸钓龙台怀古

高台远枕大江流,江上云屏宿霭收。
才子挥毫春作赋,商人醉酒晚移舟。
空潭龙去山河改,古殿云寒剑戟愁。
莫向此中多感慨,汉家陵树已千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无诸钓龙台怀古》是明代诗人王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感慨和作者的个人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高台远枕大江流,
    江上云屏宿霭收。
    才子挥毫春作赋,
    商人醉酒晚移舟。
    空潭龙去山河改,
    古殿云寒剑戟愁。
    莫向此中多感慨,
    汉家陵树已千秋。

  2. 作者简介

  • 王称(1370—1415),字孟扬,福建永福人,明初诗人,曾入国子监学习。后因政治原因下狱而死,有《虚舟集》传世。
  1. 诗歌鉴赏
  • 自然景观描绘:首二句“高台远枕大江流,江上云屏宿霭收”通过描写高台和江水的地理位置与天气现象,营造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自然画面。高台的雄伟与江水的流动,云气的变幻与夜幕的降临,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背景。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是对景物的直接描述,更是对内心情感的外化,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 历史文化思考:接下来的诗句“才子挥毫春作赋,商人醉酒晚移舟”,则转向对历史的回望。在这里,“才子挥毫”象征着文人墨客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商人醉酒”则反映了民间生活的另一种景象。这两部分内容虽然在主题上看似不相干,但实际上它们共同构成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通过对不同时代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 哲理思考:最后两句“空潭龙去山河改,古殿云寒剑戟愁”,“莫向此中多感慨,汉家陵树已千秋”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人生哲思。这里的“空潭龙去”暗指历史长河中的变迁与更迭,而“古殿云寒”则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沉重。通过这种对比和对照,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登无诸钓龙台怀古》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和文化的探索。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以及哲理思考的深入挖掘,这首诗展现了明代诗人对生活、历史和社会的独特见解与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