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书所见二首

一溪烟柳自阴森,落照斜明屋角金。
果实带生趋晓市,禾苗忍死待秋霖。
庸医入座摊经诀,宦女离村换语音。
独有客衣寒未赎,临风愁听晚来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行书所见二首》是明代诗人王彦泓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王彦泓,字次回,明朝镇江府金坛人。他博学好古,尤其喜爱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他的文学成就体现在词不多作,却善于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王彦泓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

  2. 诗歌原文:《舟行书所见二首》

  • 其一:“一溪烟柳自阴森,落照斜明屋角金。” 果实带生趋晓市,禾苗忍死待秋霖。庸医入座摊经诀,宦女离村换语音。独有客衣寒未赎,临风愁听晚来砧。”
  • 其二:“云树总为诗送料,溪山翻与画传神。此中可卜诛茅地,那得张融与结邻。”
  1. 诗意解析
  • 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夕阳斜照在屋顶上,金色的光芒洒满整个村庄,而一溪烟柳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幽深。农民们带着刚采摘的果实走向市场,而那些忍受着干旱的禾苗则等待着秋天的雨水。庸医和官员们忙碌着,而只有诗人独自穿着破旧的衣服,听着晚来的砧声,感受到深深的忧愁。
  • 其二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云树被诗人用来作为诗歌的素材,溪山则与画家的神韵相得益彰。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隐居的地方,或者像张融那样与邻里和谐相处。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舟行书所见二首》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
  • 作者经历:王彦泓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他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

通过了解《舟行书所见二首》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以及其内容与赏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还能够体会到王彦泓作为一个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