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诟逋者

狞须健仆递邮筒,叫唤何如此醉翁。
学得无愁天子法,战书虽急不开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柬诟逋者》是明代诗人王彦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更为细致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基本信息:王彦泓,字次回,明代镇江府金坛人。以岁贡入仕,后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
  • 诗歌风格:王彦泓的诗作风格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 文学地位:作为“明初四大家”之一,王彦泓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展现了文人的个性追求和审美情趣。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狞须健仆递邮筒,叫唤何如此醉翁。学得无愁天子法,战书虽急不开封。
  • 诗句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凶悍的仆人正在传递邮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与批判。同时,“学得无愁天子法,战书虽急不开封”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信念,即使战书紧急,也不会轻易打开,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难、坚守本心的精神状态。
  1. 艺术特色
  • 形象生动:通过对“狞须健仆”这一形象的塑造,王彦泓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性格鲜明、举止粗犷的人物。这种形象的运用,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 意境深远:王彦泓在诗中不仅仅停留在对现实场景的描述,更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例如,“叫唤何如此醉翁”一句,既是对仆人形象的夸张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动荡时期的无奈与辛酸。

《柬诟逋者》不仅是一篇反映明代社会生活的诗歌,更是王彦泓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深刻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历史价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