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于今兮各白头。嗟我中路兮复远游。感子送我兮意绸缪。手整衣裳兮与衾裯。
昨夜秋风兮淮水陬。睹物兴怀兮涕交流。昔日相从兮此停辀。往返再经兮罹百忧。
今我单行兮子独留。淮水之长兮我思悠。
渡淮寄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淮寄内
《渡淮寄内》是明代诗人王樵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仕途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的心境。王樵,字明远,镇江府金坛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历任行人、刑部员外郎等职,著有《读律私笺》,以精细著称。他在万历初年曾两次因国事北行。
这首诗的原文翻译为:“夫妇于今兮各白头,嗟我中路兮复远游。感子送我兮意绸缪,手整衣裳兮与衾裯。昨夜秋风兮淮水陬,睹物兴怀兮涕交流。昔日相从兮此停辀,往返再经兮罹百忧。”
王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对家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事务的责任感。诗中提到“昨日相从兮此停辀”,意味着两人曾经一起经历的欢乐时光,而如今只能分别面对生活的艰难和国家的危机。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王樵的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时代背景的一种反映。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不得不将个人的哀愁放在国家大事之上,这种矛盾的心态使他的内心充满了挣扎和痛苦。他的诗词中透露出一种深刻的忧郁和无奈,这也是当时许多文人共同的心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例如,“昨夜秋风兮淮水陬”,秋风的萧瑟让人联想到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而“手整衣裳兮与衾裯”则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辛酸。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诗的形象性,也加深了读者对作者内心世界的理解。
王樵的这首《渡淮寄内》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家庭的深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普遍心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