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埤叠嶂来天地,蜒蜿龙蟠郑谷隅。
石窦云生时作雨,海门月出夜明珠。
风摇老桧苍鳞动,日照平田锦翼敷。
高帽山人两蓬鬓,重阳怀古几踟蹰。
龙山为交埤郑君赋
介绍
《龙山为交埤郑君赋》是明代诗人叶春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精湛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龙山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古人的怀古之情和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作者简介:叶春及,字化甫,明浙江归安人。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后迁惠安知县,再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传世。
诗歌原文:《龙山为交埤郑君赋》
交埤叠嶂来天地,蜒蜿龙蟠郑谷隅。
石窦云生时作雨,海门月出夜明珠。
风摇老桧苍鳞动,日照平田锦翼敷。
高帽山人两蓬鬓,重阳怀古几踟蹰。诗歌内容解读:这首诗首联“交埤叠嶂来天地,蜒蜿龙蟠郑谷隅”描绘了龙山山脉的雄伟壮观景象,将山脉比作天地间的叠嶂,蜿蜒曲折如同龙蟠于郑谷之侧。颔联“石窦云生时作雨,海门月出夜明珠”进一步描绘了龙山的自然美景,石窦中的云雾时聚时散,好似自然界的精灵,而夜晚的海边则如明珠般熠熠生辉。颈联“风摇老桧苍鳞动,日照平田锦翼敷”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老桧树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阳光照耀下的田野则如同锦绣一般,展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尾联“高帽山人两蓬鬓,重阳怀古几踟蹰”表达了诗人对古人历史的深深怀念,同时流露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去的追忆。
创作背景:叶春及的这首《龙山为交埤郑君赋》可能是在一次游览龙山之后所作。龙山以其独特的地貌和美丽的风景著称,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赞美之词。叶春及作为明代的诗人,对于自然的美景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因此创作了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
赏析与鉴赏:
-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优美、节奏鲜明、意象生动。通过夸张的手法和生动的比喻,将龙山的景色和历史人文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 思想内涵:此诗不仅描绘了龙山的自然之美,还蕴含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诗人通过对古人怀古之情的抒发,传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此诗不仅是诗人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它记录了明代文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叶春及其《龙山为交埤郑君赋》是明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留给后世的珍贵文化遗产。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还体现了他深广的文化修养和独到的艺术眼光。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和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灵感,提升个人的审美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