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埤叠嶂来天地,蜒蜿龙蟠郑谷隅。
石窦云生时作雨,海门月出夜明珠。
风摇老桧苍鳞动,日照平田锦翼敷。
高帽山人两蓬鬓,重阳怀古几踟蹰。

诗句注释

  1. “交埤叠嶂来天地,蜒蜿龙蟠郑谷隅。”
  • 交埤: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境内。
  • 叠嶂:形容山峰重叠,如屏障一般。
  • 蜒蜿:形容蜿蜒曲折的样子。
  • 郑谷:这里指代郑国的地域,即现在的河南部分地区。
  • 两蓬鬓:形容人的头发浓密、花白。
  1. “石窦云生时作雨,海门月出夜明珠。”
  • 石窦:山中的石洞。
  • 时作雨:有时下雨,暗示自然的变化无常。
  • 夜明珠:比喻月亮的光辉。
  1. “风摇老桧苍鳞动,日照平田锦翼敷。”
  • 老桧:形容树老枝干粗壮,此处可能指的是柏树。
  • 苍鳞:描述树叶的颜色或形态(可能是绿色)。
  • 日照平田:阳光照耀下的田野景色。
  • 锦翼敷:形容云彩的美丽和丰富。
  1. “高帽山人两蓬鬓,重阳怀古几踟蹰。”
  • 高帽山人:指穿着高帽的人,这里可能是一种象征或讽刺。
  • 两蓬鬓:形容头发浓密、花白。
  • 重阳怀古:在重阳节怀念历史或古人。
  • 踟蹰:犹豫不决的意思。

译文

交址的山脉层层叠叠,仿佛天地之间都在这里汇聚。蜿蜒曲折的龙蛇般盘踞在郑国的山谷中。
石缝里冒出的云雾时而降下甘霖,海边的月亮相朝而出闪烁着珍珠。
风吹过老树,树叶摇曳如同苍鳞般颤动;阳光照耀下的田野,犹如锦绣般铺开。
那位高帽的老者,满头白发,让人不禁驻足沉思;重阳节之时,我常常怀念那些古人。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卷,通过山水、云雨、草木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借代等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与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本解析为原创,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