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公昔日东林寺,有酒曾呼靖节来。
今夜虎溪须尽醉,莫教明月照空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全诗如下:
十四岁读书永福寺,友人伐鼓七声命诗索道士酒。
远公昔日东林寺,有酒曾呼靖节来。
今夜虎溪须尽醉,莫教明月照空杯。
注释:
- 十四岁读书永福寺:指诗人十四岁时在永福寺读书。
- 伐鼓七声命诗索道士酒:描述了一个场景,即诗人听到伐鼓的声音后,被邀请写诗并要求道士为他提供酒。
- 远公昔日东林寺:指的是佛教高僧慧远,他曾在东林寺讲经。
- 有酒曾呼靖节来:指诗人曾在东林寺时,饮酒时呼唤陶渊明(靖节),陶渊明也来了。
- 今夜虎溪须尽醉:指今夜在虎溪边要尽情地喝酒。
- 莫教明月照空杯:不要让明亮的月光照射着空空的酒杯。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表达了他对饮酒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十四岁读书永福寺,友人伐鼓七声命诗索道士酒”,描绘了他十四岁时在永福寺读书,被友人邀请参加宴会,饮酒作诗的场景。接着,他回忆起过去,曾经与慧远大师在东林寺共饮,饮酒时还呼唤了陶渊明。最后一句“今夜虎溪须尽醉,莫教明月照空杯”,表达了他今晚要在虎溪边畅饮至尽,不让明月照见空空的酒杯。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