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渭
诗句输出 高阁峰阴人独立,碧梧秋色满江城。 译文/注释:站在高高的亭子上,远望山峰的阴影下我独自站立,四周是秋天的景色,江边的树木都披上了一层碧绿的外衣。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江边独自站立的情景。他站在高高的亭子里,眺望着远方的山峰和江边的景色。这里的"高阁"和"峰阴"都象征着高处和阴暗处,诗人在这里孤独地站立,似乎在沉思或等待着什么
【注释】 川上杂咏:指诗人在山中时写的杂感诗。岩阿:山崖。黄虞氏:指隐士。志惟田园:志意在于田园。去草培嘉禾:去除杂草,培植禾苗。汲隧甘自掘:汲取泉水的隧道自己挖凿。抱膝听禽言:抱着膝盖静听鸟儿的言语。 【赏析】 此诗为诗人隐居山中时所作。诗的前四句写诗人远离喧嚣的都市,来到山中过着清闲的生活:山中的黄虞氏,只有志向是田园;日出又日落,城市喧哗却不知。后四句写他与大自然亲近
川上杂咏其二 野步任颉颃,所到成流连。 况复泉壑清,渡云澹浮烟。 石高坐垂钓,月出歌放船。 达人各有怀,那复论百年。 注释: 1. 川上杂咏其二:指《野步》二首之一。川上:指野外的山间小路上。杂咏:指随意吟咏。2. 野步任颉颃(jiáhè):任凭自己自由自在地走。颉颃,鸟上下飞翔的样子。3. 所到成流连:指沿途风景优美迷人,令人留恋。4. 况复泉壑清:何况这里还有山涧溪流清澈明净。5.
【注释】 川上杂咏其三:指唐代王建的《杂曲歌辞》中的一首《川上》,诗云:“川上多离别,人生自苦辛。今朝河阳渡,明日渭城春。”这里借指自己的游子之情。 渚:水边。澄素景:清澈明亮的月色。 奁澹披秋夕:月光洒在江面上,像被轻纱罩着一样。 沙渫散荪畹:江边的沙洲、水流都映着皎洁的月光。 潦(liǎo)尽见村宅:积水干涸,显露出村落的房屋。 伶仃:孤独。 虚白:天空,指群山。 潺湲(chán yuán)
诗句释义 1 吾与二三子,览胜求前贤。 - “吾与二三子”:我与几位朋友。 - “览胜求前贤”:游览风景,寻找历史上的名人。 2. 嵇公昔垂钓传,闻于此泉。 - “嵇公”:指嵇康(161-263),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文学家和音乐家。 - “垂钓传”:指《后汉书·逸民列传》记载的嵇康在山中隐居,以垂钓为生的故事。 - “于此泉”:指嵇康垂钓的地点,即此处的泉水。 3. 披云寻往事,流水不知年。
【解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一首杂咏诗。诗人在山影江半,渡口喧人之际,看到东林精舍之近幽处,想到尘自来去、渔父放逸,于是为爱乘槎行直而去,到水穷处。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雅高远。 【答案】 译文: 山影倒映在江中的一半,渡口喧哗的人声。 东林精舍靠近那幽深之处,尘土从那里来去。 渔民唱着放逸的歌谣,心情淡然少有尘世的忧虑。 我喜爱乘坐木筏顺流而行,一直走到水边尽头。 赏析:
春日偶题 带着对生活热爱和向往,我们继续探索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 1. 诗的原文 一带烟波隔市尘,闲云野鹤自相亲。 坐忘水色山光处,管领千红万紫春。 长健难逢惟盛世,追欢最好是芳辰。 宦游多少沧洲客,数到还乡第几人。 2. 词的解释 《春日偶题》是宋代诗人陈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一幅春日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寓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现实的反思。
高阁峰阴人独立,碧梧秋色满江城。 松峦月落猿啼冷,云路风凄雁字惊。 紫塞未传销甲信,玉楼犹听捣衣声。 年年对菊谁无赋,此日樽前意未平
岩阿黄虞氏,独志惟田园。 日出复日入,不知城市喧。 去草培嘉禾,两者不并存。 汲隧甘自掘,抱膝听禽言。
野步任颉颃,所到成流连。 况复泉壑清,渡云澹浮烟。 石高坐垂钓,月出歌放船。 达人各有怀,那复论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