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郡同年十七人,惟君与我情更亲。
地分百里虽悬隔,梦寐周旋笑语频。
一日君来谒太守,留连萧寺三更酒。
约予共作清源游,鸡黍相邀不置口。
长至才过践素盟,奚囊驴背到甘陵。
款扉倒屣欢迎入,下榻挑灯意气横。
畅饮高歌几日夜,忽闻兵逼遵阳下。
匆匆分袂整归鞭,半扰离忧半恐怕。
冬尽都门报解围,春光倏忽柳花飞。
小窗偶坐翻年谱,二月知君诞降时。
不谓同年尔我独,同年同月伊为熟。
只兹明媚仲春天,廿九为予君廿六。
选箑题诗代举觞,维祺首为祝高堂。
兰芽蚤接琼林瑞,棣萼平分桂树香。
大物明年知唾手,南宫奋发仍黄耇。
同飞愿得附青云,予亦因之而不朽。
寄祝杨春台同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祝杨春台同年》是明代诗人申佳允创作的一首古风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作者与杨春台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共同经历的一段特殊岁月。
申佳允在《寄祝杨春台同年》中表达了对杨春台深厚的情谊,诗中“吾郡同年十七人,惟君与我情更亲”一句就明确指出了只有作者与杨春台两人之间有着特别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仅是表面的赞美,而是深入到了他们的内心深处,体现了诗人对于这份关系的珍视和看重。
诗中还描绘了二人虽相隔百里,但因频繁的梦境交流而使得距离感大大减少。“地分百里虽悬隔,梦寐周旋笑语频”这两句话,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杨春台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他们通过梦境保持紧密的联系,彼此间的友情如同日常的笑语一般频繁。
诗中记录了一次具体的相聚场景。当杨春台来访问时,两人一同留在萧寺中畅饮到三更。“一日君来谒太守,留连萧寺三更酒”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杨春台的到来给诗人带来的欢愉,也反映了诗人乐于结交朋友的个性。同时,“约予共作清源游,鸡黍相邀不置口”两句,展现了诗人与杨春台共同前往清源游玩的快乐时光,以及他们相互间深厚的友情和对这次出游的期待。
这首诗还包含了对杨春台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诗末的祝愿词“维祺首为祝高堂,兰芽蚤接琼林瑞,棣萼平分桂树香”等,都表达了作者希望杨春台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获得成功和荣耀。
《寄祝杨春台同年》不仅是一首表现友情的诗歌,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交往方式的一种记录和反思。它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深情的诗句,展现了作者对杨春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跨越时空的真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