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进士

匹马嘶寒出万山,冶城北上翠孱颜。
烟霞故旧无多外,落日猿声万木间。
白帝祠荒迷塞草,金牛路远接秦关。
谁知驴背能诗客,献赋曾趋玉笋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陈进士》是明代史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友人赴京应试的祝福和期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史谨,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明苏州府昆山人。史谨性格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有独醉亭,卖药自给。他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筑独醉亭,卖药自给。
  1. 诗歌原文
    匹马嘶寒出万山,冶城北上翠孱颜。
    烟霞故旧无多外,落日猿声万木间。
    白帝祠荒迷塞草,金牛路远接秦关。
    谁知驴背能诗客,献赋曾趋玉笋班。

  2. 诗歌鉴赏与解读

  • 首联“匹马嘶寒出万山”:描绘了一幅马嘶穿越千山万壑的景象,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诗人的豪迈之情。
  • 颔联“冶城北上翠孱颜”:通过对比炼城(今南京市南郊的古地名)北上的景色与山下的青翠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
  • 颈联“烟霞故旧无多外,落日猿声万木间”: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美景以及听到的自然之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 最后一联“谁知驴背能诗客,献赋曾趋玉笋班”:揭示了诗人的身份和才华,暗示了他曾经有机会成为朝廷官员,但最终选择隐逸山林,以诗会友。

《送陈进士》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