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飞还就啄,欲宿更呼群。
片影依山月,孤鸣入暮云。
旧巢应不负,密树暝难分。
三匝声逾切,无劳送客闻。
赋得归山独鸟迟
介绍
《赋得归山独鸟迟》是明代诗人伍瑞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作品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展示了伍瑞隆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和文人的生活态度。
从创作背景来看,伍瑞隆是一位生活在明朝的文学家。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解元开始到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年)副榜结束的时期。尽管他在仕途上有所起伏,但他的文学成就却不容忽视。他的诗歌以五言律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质朴,情感真挚深沉。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在艺术特色方面,《赋得归山独鸟迟》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后世的好评。诗中描绘了一只孤独的鸟儿在归途中的情景,通过这只鸟儿的动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中的“倦飞还就啄”和“欲宿更呼群”等句子,生动地表达了鸟儿归巢前的犹豫和挣扎,以及最终选择栖息的愿望。而“片影依山月,孤鸣入暮云”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在月光下的孤独身影,以及对远方家园的渴望。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从思想内容上来看,《赋得归山独鸟迟》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旧巢应不负,密树暝难分”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同时,“三匝声逾切,无劳送客闻”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离别的淡然处之,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些思想内容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从文学价值上来看,《赋得归山独鸟迟》作为明代的五言律诗,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都值得高度评价。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借鉴。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赋得归山独鸟迟》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歌,也是一部反映明代文人生活状态和哲学思考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明代诗歌和中国古典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