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钗山访余五娘墓

香魂招罢掩春闺,翠袖金钗委作泥。
过客自矜兰麝土,夜台谁伴凤凰栖。
冰心似月怜多缺,藻思如花想旧题。
延伫不堪怀古处,冷风斜日墓门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金钗山访余五娘墓》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明代诗人伍瑞隆创作,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墓地的敬仰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伍瑞隆(1585-1666),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他在明朝末年是一位有影响力的诗人,以诗文著称,曾担任过多个官职,并在南明政权中有所贡献。
  1. 诗歌原文
  • 香魂招罢掩春闺,翠袖金钗委作泥。
  • 过客自矜兰麝土,夜台谁伴凤凰栖。
  • 冰心似月怜多缺,藻思如花想旧题。
  • 延伫不堪怀古处,冷风斜日墓门西。
  1. 诗歌解析
  • 香魂:这里可能指逝去的妻子留下的香气。
  • 掩春闺:春天的闺房被关闭或不再开放,可能是为了纪念亡妻而闭门。
  • 翠袖金钗:形容妻子生前的美貌和优雅。
  • 过客自矜:那些过往的行人,在看到美丽的遗物时感到自豪,可能因为他们与逝者有着某种联系。
  • 夜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夜台”通常指的是阴间的墓地,“凤栖”则象征着高贵和美丽。
  • 冰心似月:用来形容死者纯洁无暇、清澈如月的品质。
  • 藻思如花:比喻思念如同盛开的花朵,美丽而哀愁。
  • 延伫:长时间地站立或停留,表达诗人对往昔的深深怀念。
  • 怀古处:怀念过去的地方,可能是一座古迹或某个特定的地点。
  • 冷风斜日:暗示着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也许是诗人独自站在墓门前的感受。

通过这首作品,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伍瑞隆对亡妻的深情厚意,还能深刻体会到古代文人对于死亡、爱情以及自然美的哲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美学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