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足清赏,独恨不能棋。
一日有吾长,三人常我师。
销愁良有托,索醉复何辞。
得趣未妨败,精思宁厌迟。
雁行高易断,蛇窦曲难支。
恐遂托陶侃,终无乞墅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山中足清赏,独恨不能棋。
一日有吾长,三人常我师。
销愁良有托,索醉复何辞。
得趣未妨败,精思宁厌迟。
雁行高易断,蛇窦曲难支。
恐遂托陶侃,终无乞墅期。
《山中漫赋二首》是唐代诗人伍瑞隆创作的一首诗,共包含两章,每章五句。此诗描绘了农历六月的丰收景象和神秘的仙界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精神净化的理想追求。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伍瑞隆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他生活在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从小聪明好学,10岁便有惊人之举,其诗才得到李商隐的高度评价。他的诗歌风格深沉且富有哲理,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诗歌原文:
山中足清赏,独恨不能箫。吴市人堪在,秦楼凤可招。参差临夜月,凄冷度商飙。似诉萦愁梦,传歌伴寂寥。 王褒赋空就,蓟子去非遥。何事人如玉,悠悠廿四桥。小提示:伍瑞隆《山中漫赋二首·其二》拼音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错误请及时反馈。
通过对《山中漫赋二首》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