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霰

岭外冬不雪,腊月常春和。
今年苦风雨,霁少阴恒多。
仲冬弦望来,积潦如江河。
大风起昨夜,海水增寒波。
吹天似吹纸,漭荡飞尘沙。
细雨不到地,冻结成霜华。
飘洒自将午,霏霏漫山阿。
向晚复成霰,杂雨来愈繁。
萧疏动林薄,淅沥声有加。
如珠飘玉盘,如风激清池。
幽人感异候,雪水思烹茶。
襭衽下庭阶,仰接造化施。
儿童助我喜,竞集擎枯荷。
顷刻霰盈手,倾盘堆素砂。
呼儿活炉火,呵手量露芽。
虽便茗碗乐,转觉忧心赊。
常恐被不足,敢惜寒夜徂。
寓目怆中怀,浩然发长嗟。
雨霰苦未息,举火仍几家。
纵为来年瑞,当此饥寒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纪霰》是明代的伍瑞隆所著的一篇诗歌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寒冷。

从艺术形式上讲,《纪霰》是一部典型的诗歌作品。它通过五言或七言的形式传达给读者情感与景象。这种古典文学的形式,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们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感慨与思考。

《纪霰》在情感表达方面极具特色。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诗中“今年苦风雨,霁少阴恒多”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冬日多变天气的无奈以及对其带来的影响的深思。同时,“大风起昨夜,海水增寒波”则揭示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复杂。此外,“细雨不到地,冻结成霜华”等句子进一步展示了冬季独有的景色和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景致之中,感受到那份静谧与冷清。

从文化价值角度来看,《纪霰》作为伍瑞隆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在明朝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首诗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状况或文人的内心世界。因此,研究这样的文学作品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纪霰》是明代文人伍瑞隆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通过对冬春季节的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