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冬不雪,腊月常春和。
今年苦风雨,霁少阴恒多。
仲冬弦望来,积潦如江河。
大风起昨夜,海水增寒波。
吹天似吹纸,漭荡飞尘沙。
细雨不到地,冻结成霜华。
飘洒自将午,霏霏漫山阿。
向晚复成霰,杂雨来愈繁。
萧疏动林薄,淅沥声有加。
如珠飘玉盘,如风激清池。
幽人感异候,雪水思烹茶。
襭衽下庭阶,仰接造化施。
儿童助我喜,竞集擎枯荷。
顷刻霰盈手,倾盘堆素砂。
呼儿活炉火,呵手量露芽。
虽便茗碗乐,转觉忧心赊。
常恐被不足,敢惜寒夜徂。
寓目怆中怀,浩然发长嗟。
雨霰苦未息,举火仍几家。
纵为来年瑞,当此饥寒何。
诗句与译文
岭外冬不雪,腊月常春和。
今年苦风雨,霁少阴恒多。
仲冬弦望来,积潦如江河。
大风起昨夜,海水增寒波。
吹天似吹纸,漭荡飞尘沙。
细雨不到地,冻结成霜华。
飘洒自将午,霏霏漫山阿。
向晚复成霰,杂雨来愈繁。
萧疏动林薄,淅沥声有加。
如珠飘玉盘,如风激清池。
幽人感异候,雪水思烹茶。
襭衽下庭阶,仰接造化施。
儿童助我喜,竞集擎枯荷。
顷刻霰盈手,倾盘堆素砂。
呼儿活炉火,呵手量露芽。
虽便茗碗乐,转觉忧心赊。
常恐被不足,敢惜寒夜徂。
寓目怆中怀,浩然发长嗟。
注释与赏析:
岭外冬不雪,腊月常春和:岭南地区冬天很少下雪,但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到春天的气息。
今年苦风雨,霁少阴恒多:今年雨水不断,阳光稀少,阴天时间比往常多。
仲冬弦望来,积潦如江河:到了仲冬的时候,天空中的云聚集像江河一样。
大风起昨夜,海水增寒波:昨晚刮起了大风,海面上泛起了寒冷的波浪。
吹天似吹纸,漭荡飞尘沙:风吹得很大,仿佛能把纸吹破,扬起了尘土。
细雨不到地,冻结成霜华:雨点没有落到地面上,却结成了霜花。
飘洒自将午,霏霏漫山阿:雪花飘飘扬扬地从正午飘落,覆盖了山丘的整个区域。
向晚复成霰,杂雨来愈繁:傍晚时分又变成了雪花,并且随着雨点的加入变得更加密集。
萧疏动林薄,淅沥声有加:萧瑟的风声触动了树林的边缘,雨声也更加响亮。
如珠飘玉盘,如风激清池:雪花好像珠子一样在空中飘落,又好像玉盘里滚动的珍珠。
幽人感异候,雪水思烹茶:一位幽居的人因天气异常而感慨,想到要用雪水煮茶。
襭衽下庭阶,仰接造化施:穿着衣服坐在庭院台阶上,仰望着自然赐予的恩惠。
儿童助我喜,竞集擎枯荷:孩子们帮我收集枯败的荷叶,一起欢乐的场景。
顷刻霰盈手,倾盘堆素砂:突然间雪花落在手上,堆满了盘子里的白砂。
呼儿活炉火,呵手量露芽:叫儿子生起火来,用手捧出藏在土里的嫩芽。
虽便茗碗乐,转觉忧心赊:虽然喝茶很快乐,但转念间却感到忧愁更深。
常恐被不足,敢惜寒夜徂:常常担心食物不够,因此珍惜寒冷的夜晚。
寓目怆中怀,浩然发长嗟: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发出了长长的叹息。
这首《纪霰》是一首描绘岭南冬日景象和感受的诗歌。通过对不同天气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