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虎射虎谁射虎,山前一物似虎子。
但闻张弓未下矢,矢尚未下虎未死。
噫嘻吁噫,人乃射羊虎射虎。
这首诗的原文是:“射虎射虎谁射虎,山前一物似虎子。但闻张弓未下矢,矢尚未下虎未死。噫嘻吁噫,人乃射羊虎射虎。”
译文是这样的:
射杀虎王谁射杀?山前一只动物像老虎。只听到拉开弓箭却没有射出箭,箭还没有射出虎还没死。啊呀!哎呀!人们竟去射绵羊虎王射老虎。
注释和赏析如下:
射虎射虎谁射虎(射虎):这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讽刺或批评社会现象的意思。”谁射虎”可以理解为提问者在质疑为什么有人会去射杀老虎。
山前一物似虎子:这个描述可能是诗人在山前看到的一件类似老虎的物品。”虎子”是老虎幼崽的别称,所以这里可能是在描绘一个类似老虎的物品,或者是在暗示有人试图模仿老虎的行为或形象。
但闻张弓未下矢: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是听到了拉弓的动作但没有看到实际的箭矢射出。这是一个夸张的手法,用来表达对这种行为的不满或讽刺。
矢尚未下虎未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箭还没有射出,老虎就已经被射死了。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这种行为的不满和讽刺。
噫嘻吁噫:这是感叹词,用来表达惊讶或感叹的情绪。在这里,诗人可能感到惊讶或不解,为什么会有人去射杀老虎。
人乃射羊虎射虎: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主旨,也是诗人的讽刺点。意思是说,人们竟然会去射杀老虎,而不是去保护那些无辜的动物,如羊。这里的“射羊”可能指的是用弓箭来狩猎羊,而“虎射”则是指用弓箭来射杀老虎。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讽刺。
这首诗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评,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自然的破坏和对生命权利的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