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上巳社集片檀庵赏菊

乱来何幸得同堂,野寺频过逸兴长。
视历两回逢上巳,看花三月似重阳。
时宜不合如孤客,秋意无端出众芳。
归去石桥桥畔笑,问君谁是古柴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闰上巳社集片檀庵赏菊》是诗人成鹫创作的一首古诗词。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号东樵山人,广东番禺人。明隆武时诸生,入清后为僧,易名光鹫,字迹删,后人称之为成鹫。

成鹫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相聚的愉悦。《闰上巳社集片檀庵赏菊》是其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在片檀庵赏菊的情景。诗句“乱来何幸得同堂,野寺频过逸兴长。”透露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诗中的“野寺频过”和“看花三月似重阳”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独有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态度。

从这首诗中还可以体会到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时宜不合如孤客,秋意无端出众芳”表达了作者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而“归去石桥桥畔笑,问君谁是古柴桑”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闰上巳社集片檀庵赏菊》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不仅体现了成鹫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营养。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鹫的艺术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