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君岂合老风尘,一曲骊歌勿复陈。
自挽役车投黑齿,更资章甫适文身。
萍蓬正值干戈地,书剑难消寂寞春。
到处若逢阳翟贾,不知奇货属何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嗟君岂合老风尘,一曲骊歌勿复陈。
自挽役车投黑齿,更资章甫适文身。
萍蓬正值干戈地,书剑难消寂寞春。
到处若逢阳翟贾,不知奇货属何人。
《送罗喜人行商交南》是中国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展示了古代中国与远方国家的商贸往来。
诗的内容如下: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又是刺桐花。
岭南尽属蛮夷国,龙胄谁为解诏符。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展现了古代中国与远方国家的商贸往来。诗中的”剑铓”是指尖利的山石,象征着边疆的险峻和壮丽;”刺桐花”则代表着远方的异国风情和美丽的景致。诗中提到的“岭南”是指广东一带,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与东南亚各国贸易往来的重要地区。诗中还提到了“龙胄”,即皇帝,暗示着朝廷对此事的重视和关注。
《送罗喜人行商交南》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山水、异国风情以及朝廷对此事的关注,展现了古代中国与远方国家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