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山意冲寒欲放梅

空谷萧萧自主宾,南枝跃跃老风尘。
飘残六出见五出,过尽小春还早春。
白首半生归寂寞,青山一气露精神。
何堪花事从头说,月落参横未有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山意冲寒欲放梅》是明代李孙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李孙宸,明代诗人,字伯纪,号青莲居士,江苏泰兴人,与杨循吉、张凤翔并称“三才子”,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尤擅长写景抒情。
  1. 原文
    久向严寒忆旧芳,空林摇落几经霜。
    枝疑斗雪将春早,山为迎阳著意忙。
    结实未论调国鼎,含情先遣报东皇。
    上林次第阳春色,白雪谁应儗和章。

  2. 诗歌鉴赏

  • 意境之美:《赋得山意冲寒欲放梅》以自然景观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梅花图景。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描述,展现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特性。同时,通过“冲寒欲放”这一形象,传达出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 情感之深:诗中不仅描绘了梅花的自然状态,还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通过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哲理之深:在赞美梅花的同时,也隐含了深刻的哲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开放,象征着即使在困难和压力之下,也能够坚持自我、保持本色。

《赋得山意冲寒欲放梅》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