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珠江太史

记得当年太史公,桥头一笑去匆匆。
置身九棘三槐上,留语千岩万壑中。
别后冷将煨芋火,闲来忘却卖松风。
金经拓就遥相质,道眼凭君辨异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郑珠江太史》是明代诗人成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寄郑珠江太史》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友谊,还展现了其对友人官职和品德的敬仰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成鹫,字鹫峰,号雪窗,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尤以诗歌见长。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多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2. 诗歌原文:《寄郑珠江太史》首联“珠江消息近何如,明月清风各索居”,描绘了一幅月夜中友人独立于桥头,与明月清风相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近况的关切与思念。次联“记得当年太史公,桥头一笑去匆匆”,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桥头的那次笑谈,那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至今难以忘怀。第三联“置身九棘三槐上,留语千岩万壑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身处高位时的豪情壮志,以及他们在自然山水间的畅谈。最后两联“别后冷将煨芋火,閒来忘却卖松风”,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他们分别后的相互思念。
  3. 诗歌鉴赏:《寄郑珠江太史》通过简洁而生动的笔触,展示了一个文人墨客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载体,将友情和哲理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诗意。

《寄郑珠江太史》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远的人格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