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主庙

水宿多凄风,吹碎寒江月。
月落石鼓鸣,方舟催晓发。
遥遥见峡山,不与中宿别。
一水汇百川,两峰峙双阙。
古庙俯清流,万象森罗列。
维舟入庙门,再拜读古碣。
知有汉曹娥,千秋仰遗烈。
至孝格波神,浩气昭穷发。
庙食及炎方,尸祝遍南粤。
我闻神所钦,至诚斯对越。
黍稷匪馨香,惟德乃明洁。
嗟哉彼都人,鸡豚殊灭裂。
未拜先运刀,杀牲取腥血。
洒作玉阶尘,几筵肆污蔑。
神心实好生,顾此非所悦。
胡尔默无言,茹吐两不决。
三叹独登舟,聊为知者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曹主庙》是明末清初成鹫创作的一首诗歌。下面对这首诗进行简要介绍:

  1. 诗歌背景
  • 作者生平:成鹫,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后来出家为僧。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涉猎文学和书法等领域。
  • 时代背景:成鹫的诗歌创作发生在明末清初,这个时期中国文学正经历着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关键期。《曹主庙》的创作时间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相呼应。
  1. 诗歌内容
  • 主题思想:《曹主庙》反映了成鹫对于民间疾苦的关注以及对曹操文化的认同。通过描绘曹主庙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英雄曹操的崇敬之情。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水宿多凄风”象征着乱世中的孤独和辛酸;“知有汉曹娥,千秋仰遗烈”则表达了对曹操忠诚和英勇的赞颂。
  1. 诗歌价值
  • 文学价值:作为一部反映明末清初社会生活的诗歌作品,《曹主庙》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
  • 历史价值:通过对曹主庙的描绘,读者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民众生活,有助于了解历史的变迁及其背后的人文关怀。
  1. 诗歌影响
  • 文学地位:《曹主庙》在成鹫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显示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
  • 后世影响:该诗在后世被多次引用和传唱,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鉴赏
  • 语言风格:《曹主庙》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充满了古典诗词的美感和深邃的内涵。
  • 意境营造:诗中的意象鲜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庄重的历史氛围。
  1. 诗歌意义
  • 精神寄托:对于信仰佛教的成鹫来说,《曹主庙》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其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体现了他对佛法的虔诚追求。
  • 文化传承:《曹主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曹主庙》不仅展现了成鹫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的多元面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首诗不仅是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