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张北山过大通见赠赋答

隔江闻有北山翁,如雷灌耳心先通。
曾从卷帙见佳句,百尺寒冰洗尘虑。
出闻儒者讲理学,同声合喙推先觉。
为访程朱似续人,游遍八方周五岳。
轻车指北还指南,直到仙羊方驻脚。
席不暇暖突不黔,延伫二樵神跃跃。
与来杖策入朱明,四百峰头啸一声。
更寻七十二峰去,信宿云端吟月明。
行吟更问江门道,白沙祠墓生荒草。
登堂一拜一题诗,银榜贞珉传丽藻。
归来过我大通禅,袖出新诗见怀抱。
诗中许我王老师,是则是矣非亦非。
老师不打鼓与笛,大通鼓笛全不识。
诗中许我如澹公,似则似矣同不同。
澹公无可无不可,大通有可有不可。
诗中许我为忠孝,教外何曾涉名教。
先生名教有住著,大通名教无住著。
早来池上看莲花,莫放莲花自开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华亭张北山过大通见赠赋答》是清代诗人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郑板桥全集》,原题为“过通州大通寺”。此诗以讽刺的笔调描绘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诗歌通过对张北山的描述,展现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并通过对比手法揭示出那些人虚伪、自私自利的特点。

作品原文

华亭张北山过大通见赠赋答
(清)郑燮
过桥无石有沙洲,大抵渔舟载客游。
水底鱼虾皆是宝,人间富贵尽成仇。
一朝得志身将富,便把钱财都入州。
不识世间多少苦,只知他日几多愁。

作品注释

  • 华亭:地名,在今上海市松江区东北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