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桥送戴明甫

新安十日程,足为千里游。江湖志汗漫,杖剑气横秋。
昨逢阿戎与之语,知君楚尾与吴头。不须琵琶浔阳郭,泊此书画沧江舟。
飘然明发向何许,长笛一声黄鹤楼。宝带秋波启别筵,垂虹晚日送行船。
白云似与越山隔,明日还同吴地悬。后夜相思各杯酒,来年重会剩诗篇。
殷勤再写桥头景,江冷丹枫岁莫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垂虹桥送戴明甫归休宁》是明代诗人朱存理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戴明甫的深情厚谊,也展示了诗人在游历过程中的壮志豪情。以下将围绕该作品展开介绍:

  1. 作者简介
  • 朱存理(1444—1513)是一位杰出的明代诗人,其生平事迹与文学成就均值得深入探讨。他的一生虽以布衣之身终,但著作甚丰,如《铁网珊瑚》、《野航漫录》等,显示了其在文学上的造诣。
  1. 诗歌原文:《垂虹桥送戴明甫归休宁》新安十日程,足为千里游。江湖志汗漫,杖剑气横秋。昨逢阿戎与之语,知君楚尾与吴头。不须琵琶浔阳郭,泊此书画沧江舟。飘然明发向何许,长笛一声黄鹤楼。

  2. 诗歌鉴赏

  • 本诗通过对垂虹桥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离别的哀愁与不舍的情感。诗中的“新安十日程,足为千里游”表达了旅途的漫长和对旅行的热爱;而“江湖志汗漫,杖剑气横秋”则展现了对江湖生活的向往和仗剑天涯的豪情。
  • 通过与友人的对话,诗人表达了对彼此命运的理解与认同,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加深了友谊,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等名句,使得整首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诗意美。

朱存理的《垂虹桥送戴明甫归休宁》不仅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更是一幅流动的画面、一次心灵的交流和一次情感的升华。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明代诗歌的风采,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