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笼山房雨霁

客楼睡起西日曛,钟山曳曳拥归云。
镜中岛屿后湖出,花外池台上苑分。
何处攀龙光禄宴,当年怨鹤草堂文。
残英尽及东林醉,莫遣流莺醒后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鸡笼山房雨霁》是由明朝诗人朱曰藩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慨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朱曰藩,字子价,号射陂,宝应人(今江苏省宝应县)。朱应登之子,生卒年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前后在世。
  • 朱曰藩以文章知名,有《山带阁集》三十三卷流传于世。
  1. 作品原文
    客楼睡起西日曛,钟山曳曳拥归云。
    镜中岛屿后湖出,花外池台上苑分。
    何处攀龙光禄宴,当年怨鹤草堂文。
    残英尽及东林醉,莫遣流莺醒后闻。

  2. 诗歌赏析

  • 此诗首句“客楼睡起西日曛”描绘了作者醒来时的景象,西日曛暗示着夕阳的余晖,给人以宁静而温馨的感觉。
  • 第二句“钟山曳曳拥归云”则形容了钟山的轮廓在云朵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壮丽。
  • 第三四句“镜中岛屿后湖出,花外池台上苑分”通过比喻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形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 “何处攀龙光禄宴,当年怨鹤草堂文”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 最后两句“残英尽及东林醉,莫遣流莺醒后闻”则传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珍惜,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鸡笼山房雨霁》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