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轩为致仕萧方伯题

英雄老去辞微省,勇退归来卧竹轩。
养得孤高凌雪霰,却将苍翠洗嚣烦。
元乡直许重开径,袁尹从教数到门。
回看金张歌舞地,东风桃李几曾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竹轩为致仕萧方伯题》是明朝诗人江源的作品。下面将具体探讨这首诗: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江源,字一原,明广东番禺人,成化五年进士,曾任上饶知县、户部主事等职。他因忤权贵而出为江西按察佥事,后辞官归隐,以诗自娱。
  • 创作时间:《竹轩为致仕萧方伯题》的创作时间为不详,但根据诗中内容和意境推断,此诗应创作于江源晚年或归隐期间。
  1. 诗歌原文
  • 原文:英雄老去辞微省,勇退归来卧竹轩。
  • 翻译:英雄年华逝去,辞官隐居生活简朴。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竹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养得孤高淩雪霰,却将苍翠洗嚣烦”,不仅描绘了竹轩的高洁与清雅,也隐喻了诗人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心态。
  • 情感丰富:“元乡直许重开径,袁尹从教数到门”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憧憬和对未来的期许。而“回看金张歌舞地,东风桃李几曾存”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繁华世界的怀念与感慨。

《竹轩为致仕萧方伯题》不仅是一篇描写田园生活和隐逸情怀的佳作,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作者江源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以及他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独到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