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文衡山先生

天上紫薇郎,年高鬓未霜。
官辞翰林院,家在浣花庄。
独鹤秋空杳,寒花晚节香。
太湖三万顷,风水涣文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文衡山先生》是朱朴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明代,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湛若水: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属广东)人。湛若水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与陈献章同师学习,并因在儒学方面的贡献而闻名。其一生仕途顺遂,从举进士到担任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最终谥文简。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在哲学界受到推崇,也在诗坛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朱朴:朱朴,字元素,浙江海盐人。朱朴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脱俗和意境深远著称。尽管生活简朴,但他的诗作却流露出一种超脱物外的闲适与豁达。朱朴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1. 诗作原文
    天上紫薇郎,年高鬓未霜。官辞翰林院,家在浣花庄。独鹤秋空杳,寒花晚节香。太湖三万顷,风水涣文章。

  2. 主题分析

  • 友情:这首诗中,朱朴通过描写与文衡山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友情。诗中的“独鹤秋空杳,寒花晚节香”,形象地描绘了文衡山的高尚品质和独立不迁的风骨。
  • 自然美:通过对太湖的描述,朱朴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景色及其带来的心灵震撼。诗中的“太湖三万顷,风水涣文章”,不仅赞美了自然美景,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 文学艺术: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朱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特别是“独鹤秋空杳,寒花晚节香”两句,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更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寄文衡山先生》是朱朴以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艺术造诣所创作的一首传世之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美的崇高追求以及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