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紫薇郎,年高鬓未霜。
官辞翰林院,家在浣花庄。
独鹤秋空杳,寒花晚节香。
太湖三万顷,风水涣文章。

这首诗是寄给文衡山先生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天上紫薇郎,年高鬓未霜。
  • “天上紫薇郎”:比喻文衡山先生如同天上的紫微星一样尊贵而显赫。紫薇,即天帝的宫阙,常用来象征高贵的地位和荣耀。
  • “年高鬓未霜”:形容文衡山先生虽然年纪已高,但精神矍铄,没有衰老的迹象。
  1. 官辞翰林院,家在浣花庄。
  • “官辞翰林院”:辞去了翰林学士的官职,翰林院是古代皇家的文学研究机构,文衡山先生曾经在此工作过。
  • “家在浣花庄”:指的是他的家乡位于浣花溪畔的庄园,浣花庄可能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地方,充满了文人墨客的氛围。
  1. 独鹤秋空杳,寒花晚节香。
  • “独鹤秋空杳”:形容文衡山先生像一只孤独的鹤一样,在秋天的空旷中飞翔,给人一种高洁脱俗的感觉。
  • “寒花晚节香”:比喻文衡山先生即使在晚年,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清高的节操,如同晚开的寒花一样散发出芬芳。
  1. 太湖三万顷,风水涣文章。
  • “太湖三万顷”:太湖是中国著名的淡水湖之一,拥有宽广的水面和丰富的水产资源。在这里,用“三万顷”来形容太湖的辽阔和美丽。
  • “风水涣文章”:这里的“风水”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文章”则指文采、才华。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文衡山先生就像太湖的水一样,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才华。

这首诗通过对文衡山先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和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